为什么我的个人信息
会被别人获取?
为什么会接到陌生电话?
甚至有时相信了对方的话
结果落入圈套
当我们在网上留下痕迹的时候
个人信息可能正面临着
被窃取的风险
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养成良好操作习惯
是降低风险隐患的重要途径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的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账户信息;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隐私信息以及你的设备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网络行为信息等。
除了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烦恼,还有个人身份被冒用这类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继而对公众实施欺诈。
一些不法分子会将WIFI植入病毒后投放到公共场所,如果开启了WIFI功能,就可能自动连接上这种“钓鱼”WIFI,导致信息泄露。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或网页弹窗大肆传播钓鱼网站链接,常用的手段包括伪装成银行、网购平台等网站,诱导用户输入个人及账户信息。
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网友收到货物后不经意把快递单扔掉导致信息泄露;在刷卡购物的纸质对账单上,记录了持卡人的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同样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网上购物时需要注册信息,如手机号、社交账号等。通过这些,不法分子可以网络空间等渠道获得更多个人信息。
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是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进行,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以极低价格转手。
妥善保管、处置好记录个人信息的载体,包括文件、快递单等;
不在互联网公开平台随意发布个人信息或者提供给他人使用,特别是个人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等;
不随意点击和下载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二维码、免费wifi热点等,不随意点击App手机软件获取设备权限的“同意”按钮,并在电脑、手机上安装防护软件,及时更新升级,防止恶意木马、程序窃取个人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一审:张景怡
二审:韩呈双
三审:孙宏波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
【我的个人信息咋就泄露了呢?】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b520j1985.cs-ej.cn/quote/10265.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成事e家移动站 http://shink.cs-ej.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