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生存能力是中国学生最为欠缺、急需培养的能力
2024-10-28 11:46

  

生存能力是中国学生最为欠缺、急需培养的能力

  本文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jyjzzwx)

  已获授权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认为,培养孩子的“生存力”,是教育的最大目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1世纪,开展生存教育,帮助青少年在巨变的世界里更好地生存,显得尤为迫切。

  但在当下的中国教育实践中,生存教育缺位现象普遍,青少年“生存力”欠缺成为不争的事实:有的学生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很差,直到上了高中或大学都不会洗衣服;有的大学生因拿不到毕业证而流浪街头16年,更有甚者,因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走上绝路;上海疫情封控期间,有的年轻人因为不会做饭,连吃二十几天泡面,最后只能哀求邻居资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生活秩序混乱再次提醒我们,提高青少年的“生存力”,是21世纪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下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基础教育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力”?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家》杂志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讨论。

  

  生存能力

  是中国学生最为欠缺、急需培养的能力

  文 | 刘洁

  来源 | 光明社教育家(jyjzzwx)

  01

  生于21世纪的青少年,

  应该具备哪些“生存力”?

  吴朝晖: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法治化、人才复合化成为重要的社会特征。此外,家庭的解体、传统人际关系的破裂、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播等,在使人的个性获得解放的同时,也消解了社会的主流意识与主流观念,从而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

  再看现在的孩子,学习占据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很多孩子的人生规划与生活几乎全由长辈包揽,不会做饭、不会劳动、不会社会交往,甚至不会思考,离开家长很难生存。与大家分享一件真实的事情:某日,某校高二教室课间突然出现尖叫声,老师冲过去一看,一群脸色发白的高二男生挤在一起,有几个还摔倒了,原来他们看到地上有一只蟑螂,被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

  在这种情形下, 生存能力可以说是中国学生最为欠缺、急需培养的能力。具体来说,我认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备以下“生存力”:自我规划和学习能力、强大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强健的体魄和坚忍的意志、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有效的口头表达和文字撰写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和领导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此外,劳动能力、野外生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基本理财能力、运动能力、抗挫能力等,也是适应未来发展亟须培养的生存能力。

  刘春雪: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厘清“生存力”的内涵。什么是“生存力”?它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通俗来讲,就是人为了活下去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核心是适应力,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我们总要适应当前的环境,总要具备当今社会所要求的能力。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生存力”?很多研究者进行了详尽的归纳总结,包括:独立生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面对危险与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遇到挫折时的心理承受力等,其具体内容分类从几十种到上百种不等。

  其实细究起来, 这些纷繁复杂的“生存力”最终可以归结为三种能力,即体能、智能与技能。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增进活动效率的基本条件。强健的体魄是生命存活的第一物质基础,像野外生存、逃生自救、劳动训练等都要依托于体能,我们很难期望一个体质羸弱的孩子能够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成功抵抗病毒的侵袭。智能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智力,即观察、学习、思维、记忆等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又体现为非认知范围的情绪商数,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毅果断的品质、情绪控制能力、意志等。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操作的技能,则是体能与智能外化的具体表现,它可以是某种活动中达到熟练水平的基本操作,如使用煤气灶烹煮简单食物、身体受到创伤时的基本处理等,也可以是诸如善于倾听与处理矛盾等人际技巧。

  

  黄全愈:一提“生存力”,许多人就想到挑战荒漠、漂流黄河,或者草原探险……其实,“生存力”的首要内涵应该是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儿子8岁时,我们带他参加了美国邻里组织的“生存力”培训,内容包括煮饭、做木工等。其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决策力”培养,即教育孩子如何识别各种险情,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过程中,大家列了十来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情,培训孩子用“决策四步法”做出决断——

  第一步:“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从家里的窗户看见一个人正在撬邻居的门,你选择电话报警。决策前,你必须问自己:为什么?

  第二步:“我还有别的选择吗?”除了报警,你还可以在门后大吼吓走偷盗者,或者打开门痛斥偷盗者,抑或干脆不作为,任凭偷盗者得逞。这时,你需要问自己:我该怎么去做?

  第三步:“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比较几种选择的结果:叫喊,吓不走偷盗者;开门阻止,会伤害自己;不作为,邻居受损。

  第四步:“这个决定是否最佳选择?”比较几种结果,报警显然是最佳方式。

  “四步法”环环相扣,构成既有逻辑关系又层层递进的思考模式,简单易学。在日常教育中,父母、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练习这种思考模式。

  

  刘良华:生存其实是人的本能之一。因此,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压抑孩子的“生存力”,其次才是维护和激发孩子的“生存力”。对于21世纪的青少年来说,“生存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对应食育,重点是学会做饭、做菜,认识食物的特点和由来,培养珍惜食物、珍惜粮食、珍惜他人劳动的品质。

  二对应卫育,包括收拾书包、书桌、卧室,负责家庭公共区域比如客厅和厕所的卫生等。

  三对应财育,培养挣钱、存钱和花钱的习惯。

  四对应设计教育,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发展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对应生涯教育,通过参与父母或社区的职业现场,来获得相关职业体验和职业意识。

  02

  什么因素在制约着生存教育开展?

  吴朝晖: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生存力”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学校中缺乏系统的“生存力”课程体系与沉浸式的课程体验,家校合作方面也缺乏有关“生存力”的教育体系与机制。

  目前,对生存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多,许多中小学校也在进行生存教育实践探索,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加之没有明确的课程体系和专职师资,生存教育很容易走向“纸上谈兵”,忽视学生真实的需要和体验。

  就拿军训来说,时间短、形式化、内容少,只要有点累、有点晒,就会减少训练量。劳动实践课程同样如此,学生看得多、做得少。

  另外,很多学校也没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设有心理辅导老师,但只有个别出现问题的学生,才会去寻求帮助。至于社会交往、理财、野外求生等课程,更是少见。

  家庭教育方面,很多家长缺乏专业的生存教育知识与指导能力,加之工作忙、不重视等原因,往往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学校。

  

  刘春雪:个人认为,制约生存教育开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出现了偏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尽管我们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间一直力图在执行中贯彻这一教育理念,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现有的中考、高考体制使得基础教育无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它依然呈现一种“外在教育”的性质,即通过外部灌输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学校、家庭与学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外界分数,这导致以环境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存的价值与意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在学习成绩面前显得如此“多余”。所以,当下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生存力”方面的无力现状是我们可以预想和理解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必要对影响生存教育的因素进行简单分析,毕竟生存是发展的前提。首先,整个社会都没有形成重视生存教育的氛围,尤其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生存教育内容的理解过于片面,缺乏深入思考,这使得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以及社区生存教育活动配套等都相对薄弱。其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过多的庇护与包办行为弱化了孩子生存力的积淀与提升,他们恨不得把孩子锁在真空安全箱里专心学习。同时,很多家长自身也未必具有良好的生存品质,又何谈对子女进行合格的生存教育呢?最后,生存教育课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学校在编写教材、开设课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配备专职教师及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学校生存教育具体实施状况如何,在当前学业成绩的压力下也是个未知数。

  

  黄全愈:生存力与社会化紧密相连,而孩子的社会化是在与同龄人的摸爬滚打中进行的。

  游乐场上司空见惯的“小插曲”发人深省——

  珍妮小心翼翼地问:“海伦,我可以参加你们的游戏吗?”

  海伦看看她:“这不是我的游戏。你得问丽莎。”

  珍妮不露声色:“丽莎,我可以参加吗?”

  丽莎想了想:“嗯,好吧!”

  珍妮高兴地向珂莉嚷道:“珂莉,你想玩吗?”

  海伦:“喊什么喊,能不能玩你说了不算,也要问丽莎。”

  丽莎转头看看珂莉:“好吧!你也可以玩。”

  游乐场上有五花八门的游戏规则和“潜规则”,也有八仙过海的应对策略。怎样阻止别人加入游戏?怎样处理被阻止加入游戏?怎样争取某个游戏角色?怎样调停争吵?……

  孩子有自己的“社会”,而游戏,正是孩子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前,用玩耍的形式,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之间的半虚拟社会中,逐渐演练社会化的过程。

  遗憾的是,对很多孩子来说,“玩”是缺失的。现在绝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高楼林立的小区把孩子隔离得老远。放学后,他们常常被关在家里或者培训班里。缺少在游乐场上的磨炼,会对孩子的“生存力”产生什么影响?每一个家长都应深刻反思。

  另外,“舒适区”的宽窄与“生存力”的强弱也息息相关。现在国内高一就分文理科,孩子自行“心理分科”就更早了,过早分科甚至偏科,“舒适区”过窄,会制约“生存力”培养。为此,建议拓展对通识教育的理解。

  

  刘良华:基础教育比较缺乏的生存力教育是“食育”“卫育”和“财育”。其主要原因是观念问题。以“食育”和“卫育”为例,父母一般不认为做饭和打扫卫生是孩子必须养成的生活习惯和生存能力。条件好的家庭会请保姆,没有保姆的家庭则由父母包办。“财育”同样如此。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需要全身心读书就可以,不需要挣钱或存钱。也因为“不差钱”,只要孩子有花钱的需要,家长往往会充分满足他们的消费欲望。

  相较而言,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不需要过多考虑“财育”,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会自动参与父母的劳动,并养成挣钱、存钱和花钱的习惯。而小康家庭的孩子没有生存压力和谋生的紧迫感,更需要强化“财育”。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家里多余的家具或者图书拿到学校义卖市场变卖,将挣来的钱作为公益经费。

  03

  怎样才能让青少年拥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吴朝晖:让青少年学生拥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要秉承生存教育学和粤派教育提出的“自信、自学、力行”理念,在自信中努力学习,在自学中体验成就,在成就中不断发展和强大自我。

  培养学生的“生存力”,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学校课程体系与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入手,统筹安排师资、课程、实践资源等,并建立相应的保障与评价机制。例如:适当增加劳动课程、心理课程、野外生存课程、社会交往课程、基本理财课程等,并加大其在学生评价、考核中所占的比重。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与评价,也要适当往这方面倾斜。

  其次,家长的教育理念要改变,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课程、心理课程、野外生存课程等。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注重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熏陶。

  最后,生存力培养还需要学生走入社会、走进社区,参与各种实践和体验活动,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提高在未来社会的“生存力”。

  

  刘春雪:生存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人的生存原本就包括实存世界与意义世界两个维度,培养学生的“生存力”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既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教会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生存教育是贯穿生命始终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具体途径,学者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如发挥家庭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将生存教育渗透到学校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开展营地教育及生存技能挑战赛等,这里不再赘言。

  事实上,当前学校生存教育的举措还是较为丰富的。据我了解,天津市很多中小学都会定期开展包含劳动技能、防溺水安全知识、预防传染病、考试前如何缓解压力等内容的生存教育活动,居家上课期间还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5.25’心理健康节”“疫情居家心理调节小游戏”等内容。

  这里我想稍微强调的是,在开展青少年生存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特殊群体的关注,比如农民工子女。这些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或许较强,但是他们能否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城市的社会环境?会不会有自卑情绪、退缩行为、畏难心理?学校的生存教育要体现群体与个体的差异性,有的放矢。此外,基础教育范围内的青少年是数字社会的原住民,具备数字化生存能力既是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理应成为青少年生存教育格外关注的议题。

  

  黄全愈:我儿子有个从祖母那里继承了2600万美元遗产的高中同学,开豪华奔驰,但每周都到洗车店打工。显然,这个孩子根本不差钱,他需要的只是在打工中认识何为“生存力”,并享受“自食其力”带来的精神快感。

  做家务似乎是“自食其力”最好的开始,但“自食其力”不能像没头苍蝇般飞到哪儿算哪儿,需要有抱负、有动力、有胸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孩子割草。

  人们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说:妈妈叫我割草,我就割呗!

  第二个说:谈女朋友,需要钱哦!

  第三个笑笑:我正在美化园林。

  很多年后,

  第一个孩子庸庸碌碌地“自食其力”,

  第二个孩子有滋有味地打卡领月薪,

  第三个孩子开了一家园艺公司。

  在日常教育中,学校和家庭除了组织孩子参加义务劳动外,也应该让孩子参加一些有偿工作,包括到社会上见习,以让孩子知道工作与赚钱的关系,并懂得正确的“君子取财”之道。这些收获是无法从义务劳动中获得的。

  

  刘良华:“食育”“卫育”和“财育”更适合在家庭生活中展开。

  设计教育包含设计家庭用品、家庭装修等,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装修房子的某一面墙壁,也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学校和社区相关产品或装修的设计。

  生涯教育可以由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但我们不能单纯寄希望于通过学校来完成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 事实上,最有效的生涯教育是让孩子到父母的工作现场参观或直接参与父母的职业劳动,通过见习和实习,获得职场体验。不仅如此,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自由参与社区的工作,获得更丰富的职场体验。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7月刊第1期,原标题《21世纪,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生存力”?》

  本文授权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作者:刘洁

  “光明社教育家”是《光明日报》旗下《教育家》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因思考而不同”为办刊特色,努力助推教育家成长。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生存能力是中国学生最为欠缺、急需培养的能力】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b520j1985.cs-ej.cn/news/13449.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成事e家移动站 http://shink.cs-ej.cn/ , 查看更多   
最新新闻
2022年海南热门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去海南必玩景区 海南最火旅游景点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没有寒冷,只有长夏。如果您想要去海南旅游,但是不知
十一月份云南旅游攻略:景点推荐、行程规划、气候注意事项及必备物品一览
  随着秋意的渐浓十一月份成为了游览云南的绝佳时机。云南这片被誉为“彩云之南”的土地以其独到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
为什么推荐济南网站优化要选择白帽seo优化?白帽seo优化与黑帽seo优化的区别
很多济南seoer不知道如何对企业网站进行seo优化,或者如何对企业网站进行seo优化?事实上,seo优化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通过seo优
全方位跨境电商平台搭建指南:网站设计、功能开发与市场推广策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企业展国际市场的要紧手。本文将从网站设计、功能开发与市场推广策略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运动】这样踮脚,强身健体!这个小动作就这么神奇!
  踮脚养生  踮脚,其实早在在古代就被认为是补肾扶阳的一种健身方式,原称“敦踵法”。  西汉《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
2018十一月厦门旅游穿什么 11月份去厦门旅游攻略大全
  导语:2018十一月厦门旅游穿什么好呢?厦门的11月气候微凉,但却也非常舒适,没有了夏天的闷热感,出行游玩非常合适的。但是
旅游攻略软件排行榜
  很多小伙伴都喜欢旅游,但是旅游攻略却烦恼去哪里能查到靠谱的,小编给大家介绍这几款旅游攻略软件有哪些2022.包含国内外著
走遍江西
  1、住宿:行程所列各地酒店标间,(若出现单人或单男单女时,需补房差元/人,如酒店有三人房或加床,则不需补房差)行程中的
杠铃卧推的正确姿势 你了解吗
  任何健身方式都是需要正确的动作或者姿势配合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杠铃卧推也是如此!那么杠铃卧推的正确姿势是如何呢?
男人运动有哪些好处?
  健身不仅塑造体魄,还为生活添彩。一项研究显示,坚持每周四次、每次三十分钟的快走,或是游泳、慢跑等同类强度的运动,能使
本企业新闻